有一群人你常常听说
可能不会留意
当所有人向往繁华城市时
他们义无反顾来到乡村
他们就是驻扎在乡村一线的
“第一团支部书记”
《不追光成为光》制作:共青团河南省委
每一件小事
每一件实事
他们将团组织的力量
融入每一次攻坚克难之中
他们怀着坚定的信念
带动青年建设属于乡村的金山银山
他们相信每一点改变
都能让幸福更快一点到来
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团省委创新方式
工作重心转向基层基础
在13个省辖市的66个县(市区)
部署开展“第一团支书”工作
全省余名第一团支部书记
深入派驻村发挥作用
动员青年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01
密切联系青年群众
掌握派驻村青少年基本情况“四个名册”
全省共遍访农村在校中学生36.3万名
在校小学生85.3万名
困境青少年3.5万名
外出流动青年86.5万名
密切了农村团员青年和团组织之间的联系
▲信阳市平桥区彭家湾乡金河村第一团支部书记左瑞雪,在驻村伊始就走访全村户群众,有针对性地为贫困户、大病户、残疾人户、留守儿童提供帮助、解决困难,迅速融入群众赢得大家的认可。
02
培养脱贫致富生力军
发挥团组织优势和
第一团支部书记主观能动性
积极宣传脱贫政策、扶持创业项目
引导团员青年真正成为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据统计
全省各级第一团支部书记累计
已为派驻村争取各类扶贫项目余个
▲叶县夏李乡许岭村第一团支部书记李永恒带领村里青年探索蒲公英制茶产业,引导返乡青年赵军星、赵创业回乡开油坊创业,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高油酸花生种植、桑构树种植等产业,直接帮助许岭村30余户花生种植户户均增加收入3万余元。
▲兰考县堌阳镇水驿村第一团支部书记曲庆辉积极入户走访,记录每个贫困家庭的个性化需求。他通过自己的公司流转派驻村土地余亩用于栽桑养蚕,建设标准化厂房2万多平方,提供就业岗位余个,带动派驻村余人脱贫。
03
帮扶困境青少年群体
及时了解掌握并对外发布贫困户
和派驻村青少年群体现实需要
争取各类社会资源,有针对性地
开展学业资助、就业援助、创业扶助
截止今年3月
全省已为派驻村争取物资
资金累计多万元
慰问困难青少年18.2万余人次
▲泌阳县高邑镇孙桥村第一团支部书记翁祖青为村小学捐助学习用品,并被村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他帮助村里患有小儿麻痹症的贫困青年小滑在网上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并自掏腰包为他设计制作宣传资料,现在小滑每天香菇、蒲公英等特色农产品的销量就有多单,稳步走上了致富路。
04
积极倡导文明乡风
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与“第一团支书”工作融合
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
文化、科技、医疗下乡等服务活动
两年来全省第一团支部书记派驻村
共开展各类下乡活动3.8万余次
累计覆盖派驻村群众超万人次
▲舞阳县九街镇后魏村第一团支部书记张鲁提在村里挖掘感人事迹,评选道德模范,还邀请舞阳县豫剧团来到村为父老乡亲们带来戏曲表演,丰富乡亲们的文化生活。
▲原阳县蒋庄乡西王屋村第一团支部书记原方组织河南师范大学“三下乡”服务队到村绘制文明乡风墙绘,累计绘制30面墙余平方米,他还定期组织学校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入村开设美育、体育课程,补上农村教育短板。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
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原标题:《脱贫攻坚中的青春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