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高架大型彩装,简称大装。据考证,王店的大装起源于明末时期,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是由当时王店艺人张、宁两家研制而成。从古至今,基本每年都要出演(文化大革命时停演)。
历史渊源:王店街始建于南宋时期,已有多年历史,素有水流二府之称,古时建有天爷庙、祖师庙、关爷庙、火神庙,为保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每年正月二十都要在火神庙举办古刹大会。一来为祈求神灵保佑,二来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物资交流,光顾大会的东有确山,西有唐河,南有桐柏,北有舞阳的数万名游客和来自四面八方的商贾艺人。庙会有大戏、马戏、杂技、曲艺、古事等多种文艺节目。古事包括大装、小装、龙灯、旱船等,泌阳有俗语称:王店古事泌阳的灯,还数大装最有名。
演出形式:一般出演三架大装,每架装每出演一次为一出戏剧节目,根据不同的剧情,化装成不同的造型。过去都是用人抬,每架装需16个人抬,年后,改用装架放在车上拉,进入年后,大装架又改为拖掛型。
大装式样:下有拖掛型装架,上有“弓”字型装柱,高度在街上以高空无障碍通过为准,一般为6—7米,7—9名青少年演员,身着戏装,分上中下三层固定站立。
出演时间:每年正月二十王店古刹大会上或重大节日和庆祝活动时演出。
参与人员:每架从演员到制作人员、保护人员、司机共需20人,三架装包括打铜器总计需70人。组织演出:古刹大会和出装,过去是由各商行、三金行、粮行、牛行等出资组织演出,现在是由村委组织,传承人操办、制作,大会出资演出。
出演过程:大装行走以四轮车拉动,以行进展示为主。主要让观众看到演员像是腾云驾雾、凌空站立、奥秒无比、让人惊奇。前有铜器(锣、鼓、钗)鸣锣开道,每架大装各有两架皇杠护驾。(皇杠是给皇上进贡的礼品合,两人抬一架,上边裹有莽袍玉带,戴有铜铃两掛)。每架大装还有两人手持长杆卡子,以保护装上演员。
据了解,泌阳县王店有大装以外,仅有山西大宁县和我们的大装相似,全国其他省市均无。王店大装,造型美观,惊险奇妙,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
图文由参赛者刘聘聘提供,更多精彩见中国人文地理摄影网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