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
农民朋友们:
近期有农户反映,夏玉米出现多穗、空秆、超短裙(苞叶过短)、雄穗无花粉、结实不良的秃尖、花粒、缺粒等异常现象。为掌握全县夏玉米生长动态,我局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县不同类型夏玉米进行抽样调查,具体情况为:
一、苗情分类
根据苗情发育进度情况,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已经抽雄、吐丝授粉的偏早播地块,此类型田大多是从5月26日至6月10日前经过抗旱浇水播种的地块,约从7月22日开始抽雄授粉,到目前基本授粉结束。第二种类型是在6月16日大雨前后播种的偏晚播田块,目前生育阶段为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吐丝初期。第三种类型为被洪水淹没,排洪不力,或田间长期积水淹死的玉米田块。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研判
从田间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夏玉米生长情况存在如下三大突出问题:
1、雌雄不同期,又叫雌雄不遇。调查中发现,这类地块玉米的雄穗已抽出授粉四-五天了,雌穗还没抽穗吐丝,群众称这些没有雌穗的植株为“空杆”,这类雌雄不遇导致田间空杆率一般为20%—50%,严重田块空杆率将达70%以上。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玉米受淹严重或渍涝时间长,田间积水不能及时排出,玉米根系被水浸泡时间过长,根系受损严重,植株得不到所需营养,下部干叶较多,严重影响雌穗正常发育,雌穗不能及时抽出和吐丝,甚至根本没有雌穗导致空棵。
2、雌雄畸形。雌穗畸形表现为抽出的雌穗苞叶短缺或几乎没有苞叶,群众称为没穿裤子的光肚穗,这种穗轴上虽有花丝,但没有苞叶的保护,不能正常授粉或授粉后强光照射,玉米籽不能正常灌浆和生长发育,这种“光肚穗”基本没有产量而成为“绝产穗或无产穗”。分析形成今年雌穗畸形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气候造成的,因为出现这种雌穗畸形的地块大多在抗旱浇水播种偏早的地块,这类地块玉米苗在遭遇洪涝灾害时已生长发育到9-11叶(完全叶)的大喇叭口期,此期正是玉米雌穗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玉米需求营养的关键期,但此期却遭遇洪水淹没或土壤长时间水分饱和浸泡,导致根系无氧呼吸而失去正常生理代谢功能,使玉米雌穗得不到所需营养,苞叶亦不能正常发育,便出现了没有苞叶的“光肚穗”或苞叶“包不严”的“半截光穗”。另外还有畸形、瘦小,长不出花药花粉的畸形雄穗,或根本长不出雄穗,或有雄穗但没有花粉,造成不能授粉,这类地块均为被洪水淹没冲击玉米植株倒伏,受淹严重的地块。
3、由于受洪涝灾害影响,大面积夏玉米遭受严重涝灾,土壤中的化肥养分随水流失严重,导致大面积夏玉米脱肥而出现黄苗、弱苗、黄叶、干叶现象。
三、减灾补救技术措施
1、对于因雌雄不育导致的空杆多的田块和畸形穗严重的地块,要及早联系“青贮”,减少经济损失。
2、对受淹严重出现的黄苗弱苗脱肥田,应抓紧追肥或喷施叶面肥,促进弱苗转壮和黄苗转绿。可增施有机肥,追施化肥(以氮肥为主)10—20公斤/亩,可有效满足此时的养分需求,生产上可操作性也较强。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加1%尿素溶液,促进玉米均衡发育。
3、加强田间深中耕和杂草防锄,涝后排水,散湿、降温,尽可能降低土壤持水量和田间湿度,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
4、注意防治病虫害。弱势玉米田块后期更易发生病虫危害,要加强防治。玉米吐丝后期病虫害主要是蚜虫、大小斑病、青枯病危害较重。防治蚜虫用拟除虫菊酯类、烟碱类农药均可,如氯氰菊酯、噻虫嗪等,对其它害虫也可起到有效防治作用;对大小斑病、青枯病以预防为主。
5、小地块可采取人工辅助授粉减少损失。若雄穗早出,可将雌穗苞叶剪掉1厘米左右,促进雌穗发育,提前吐丝,若吐丝偏早,可剪短花丝,佳花期相遇。在晴天上午9—10时露水干后,散粉最多时候进行,授粉时应边采粉边授粉,否则时间过长会影响花粉的活性。人工辅助授粉可减少损失30%以上。
6、对于被洪水冲淹浸泡致死的受灾田,抓紧适墒整地,改种绿豆、荞麦、甜糯玉米等生长期较短能够适期收获的作物或适应市场需求的时令蔬菜,并加强管理,争取较好的产量和效益,补救灾害损失。
泌阳县农业农村局
年8月5日
来源:说泌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