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怎么引起的原因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64856.html
今天是三伏天的“中伏”第一天。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意思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属“三伏”,“三伏”中又以“中伏”最热。
坐在空调房内的我们如此烦躁,
没有科技手段纳凉的古人是如何避暑的呢?
扇子
第一神器,当然首推扇子。蒲扇、团扇、折扇、羽毛扇……无论王孙贵族还是平头百姓,都离不开这件纳凉神器。
避暑山庄
承德的避暑山庄大家一定不陌生,这种屋子的独特之处在于凉殿中央会安装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采用冷水循环的原理,通过扇轮产生风力将冷气送入殿中。在古代,这都属于王公大臣的专属纳凉地,普通百姓是无福消受的。
消暑美食
古人避暑不仅局限于降低气温,还有消暑美食哟。除了较为普遍的绿豆汤外,清朝人会选择中草药食用,苏州人在三伏天则喜欢喝凉茶、吃凉粉等。
心境
这点就厉害了,古时文人雅士都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虽然生活艰苦,但是俗话说得好“心静自然凉”。白居易“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流露的平常心,值得忙到停不下来的我们好好琢磨。
话题:
近日,世界气象组织表示:
人类经历了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6月。
在欧洲,高温天气的频率是年前的至少10倍;
在印度,最高温突破50℃。
热浪与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密切相关,
二氧化碳能在空气和海洋中存在数百年之久,
持续导致气温升高和海洋酸化。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编辑: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