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中央文明委发布年第二届“中国好人榜”。经过各地推荐、网友点赞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花园街道办事处大熊庄村居民薛海滨榜上有名。
“义务妈妈”薛海滨自年以来,先后义务抚养帮助生活困难儿童12人,用自己的古道热肠帮助照顾孤寡老人,资助困难家庭,让多位中小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她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年,薛海滨照顾的第一个孩子叫小建(以下孩子名字均为化名)。当时,小建上初中一年级,他的父亲刚去世,母亲不仅要照顾他和8岁的妹妹,还要挣钱养家。薛海滨听说他的家庭情况后,主动去帮助他的母亲照料孩子。每到周末,薛海滨就把两个孩子接来家中,为他们洗衣做饭,给他们辅导作业,一直到两个孩子考上大学。两个孩子上大学后,薛海滨每年都会拿出几百块钱贴补他们的生活用,直到大学毕业。
年是个爱心起点,薛海滨找到了人生目标之一:公益事业。也是从这一年起,薛海滨走上了公益的道路。
海滨把9名困难儿童接到家中抚养
年3月的一天下午,薛海滨在河南省泌阳县城工业集聚区看到一个年幼的女孩。当时,女孩穿着一双破旧的拖鞋,浑身脏兮兮地站在路边无助地哭泣。薛海滨了解到女孩名叫小彦,正在上小学四年级。小彦3岁时失去母亲,父亲一个人养活着她和弟弟。自从小彦的父亲因病瘫痪在床,全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看着可怜的小彦,薛海滨心里很难受,她二话没说,就把她接到家里,为她买了衣服和棉被,并送她去学校继续读书。年6月,小彦父亲去世,撇下两个孩子没人管,薛海滨就把两个孩子接到县城家里,承担起两个孩子的起居生活。在薛海滨精心照顾下,小彦走进了大学之门,弟弟也上了高中。
年7月,薛海滨到泌阳县赊湾镇马庄村办事时,了解到小亚、小玉、小敏三个正在上小学的三姐妹,她们不到两岁就没有了母亲,父亲有智力障碍,靠长年生病的爷爷奶奶养活,家庭生活条件非常困难。三个孩子见到薛海滨时说,她们还不知道城市长的啥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深深触动了薛海滨的心,她毫不犹豫地把这三个孩子接到家中抚养。
类似这样的事情,薛海滨还帮助过另外两个孩子。目前,薛海滨的爱心大家庭中已有11名成员,孩子们都亲切地喊她“薛妈妈”。薛海滨看望老红军,听他讲当年的故事(央广网发牛付彦摄)
年2月,薛海滨得知花园街道办事处兰乔村兰德法老人,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红军,身体常年有病,家里老伴身体也不好,家庭很困难,她决定带着孩子们去看望这位老爷爷,她给老爷爷送去了新衣服和生活用品,又当面聆听了兰爷爷当年投身革命、英勇参战的故事。老爷爷讲到那些为国英勇牺牲的战友泪流不止,一场声动的讲述,让孩子们感受深刻。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团结精神对孩子们鼓舞很大。孩子们说他们既参与了一次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也受到了一次生动的革命教育,很有意义,很有收获。一致提出,今后每逢假期都要去看望老爷爷,听红色故事,做红色传承人。
孩子们的衣服破了,薛海滨舍不得扔掉,缝缝补补(央广网发牛付彦摄)
年秋天,薛海滨邻居家的孩子小宝患上了唐氏综合征。薛海滨就到处寻医问药,搜索各大网站媒体,找到了大量的国内外唐氏综合征患者家庭的成功案例,连夜梳理摘抄后交给邻居借鉴。平日里,无论多忙,薛海滨总不忘跑遍各大小书店,为小宝购买精美的画册、图书以及木制玩具,让他在成长的路上不断拥有新伙伴,智力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年,5岁的小宝终于清楚地喊出“爸爸”“妈妈”“姐姐”“爷爷”。听到这些,整日操心的薛海滨内心欢喜不已。
由于小宝免疫力低下,在一次感冒中,又染上肺炎,病情突然危急,他的父母情急之下找到薛海滨帮忙,薛海滨二话不说,摞下手中的工作,医院,在小宝的床前,她像妈妈一样,一刻也不离开,薛海滨小心翼翼地照顾着,这一陪就是半个月,当邻居家接孩子出院这天,辛苦万分的薛海滨却累得晕倒在地。
20多年来,薛海滨默默坚守在公益的路上,用自己朴实的行动,为孩子们带去阳光般的温暖,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薛海滨用大爱赢得群众赞誉。她被驻马店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委等单位评为年驻马店市第七届“天中好母亲”。(来源:央广网)